本报联合上海市大数据中心,历时6个月跟踪调研全市16个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和25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,收集市民办事案例532个,访谈政府工作人员、技术专家和社区居民217人,系统梳理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
【主笔记者 王立新】早晨8:30,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引导了23位办事市民;中午12:15,浦东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的超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156万个物联设备传回的数据;晚上8:00,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"社区云"平台又收到了17条居民提交的治理建议——这些数字化治理场景正在重塑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管理肌理。

■ 2025治理效能数据】
√ "一网通办"实际办件量突破4.2亿件
√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8.7%
√ 城市管理问题智能发现率提升至82.3%
上海龙凤sh419 √ 市民服务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92分以上

■ 三大创新领域】
1. 政务服务革命:从"最多跑一次"到"一次不用跑"
2. 城市运行体征:用数据流重构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
上海龙凤419社区 3. 基层治理赋能:"社区云"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

■ 典型案例】
• 出生证办理:从7个环节缩减至手机"出生一件事"
• 企业开办:全流程压缩至0.5个工作日
上海品茶论坛 • 电梯加装:数字化平台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
• 防汛防台:智能预警系统提前48小时预测积水点

【权威解读】
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表示:"我们正推动城市治理从'经验判断型'向'数据分析型'转变,通过打造'观全面、管到位、防见效'的智慧治理体系,让超大城市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。"

(本文数据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官方核实,调研案例均获得当事人授权)